2023-02-260次瀏覽來源:網絡
▲《英國畢業生中位數工資最高的11所大學(2019/20學年)》圖源:Hesa2019-20▲陳祺佳(前排左二)圖源:里昂商學院官方左邊公眾號右邊 近期的留學生圈,又因為一個網帖而風起云涌。 原來是某同學在小紅書PO了張“英國大學畢業薪資圖”,內容顯示哪怕牛劍畢業,平均薪資也不過是3萬英鎊,稱在倫敦根本養不活自己,生活捉襟見肘,目前他已放棄拿到手的3萬英鎊左邊offer右邊,回國找工作。 3萬英鎊,差不多等于25萬元人民幣。這還養不起自己?凡爾賽了吧! 不!事實是,這3萬英鎊,不是一個月的收入,是一年的薪資! 難道說,“牛劍畢業年薪百萬”只是個活在網絡世界的傳說么?真相究竟是怎么肥事?(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國際化學校,可撥打左邊400-右邊888-5281;或添加遠播小助手[左邊ID右邊:yuanboguoji114]了解) 留學生的進退兩難: 牛劍畢業,本地生活入不敷出 歸國求職,遭遇鄙視比拼國內本科生 首先,來看看這位博主在小紅書上PO出的“英國大學畢業薪資圖”,播播老師把它稍做了整理,讓大家能看得更清楚些,內容如下: 據圖上顯示,牛劍的畢業生在畢業當年的平均薪資是堪堪入3W英鎊/年(稅前)大關,排名第三、四位,排名最高的帝國理工也不過就平均3.3萬英鎊/年(稅前)的水平(折合人民幣27萬+元)。 這個數據也并非是博主為了賣慘杜撰,原版的數據來源是Hesa發布的《英國畢業生中位數工資最高的11所大學(2019/20學年)》,與博主PO出的內容無二,還顯示了墊底的(其實也算在英國排上TOP11了)的倫敦瑪麗女王大學,畢業生薪資只有平均2.8萬英鎊/年(稅前),相當于人民幣23.5萬元,算下來每個月扣掉稅也就是1萬+人民幣。 其次,這樣的收入,在英國處在什么樣生活水平? 為了證明“英國工資真的養不活自己”,博主還曬出了自己的日常賬單。 收入項: 如果將工資按榜單排行NO.2的LSE畢業生,在工作兩年后差不多能達到£38,000的年薪來計算的話,每年扣稅后的收入是£29,502,平均下來也就是每月£2,460。 支出項: 租金£900/月 通勤£150/月 購物花銷£100/月 雜項費用£100/月 總計:£1,250/月 這些都還未算飲食+水果、零食開銷,如果是自己做飯+每周1-2次出去吃,花費在50鎊每天,一個月也就是£1,500。 這樣算下來,總開銷在£1,250+£1,500=£2,750 每月工資結余:£2,460-£2,750=-£290 撲街…… 難怪此帖一出,就引起了許多留英黨的共鳴,有人說自己當初也是因為英國工資太低活不下去了而回了國,還說如果放在倫敦以外的地區,日子就更難過了…… 既然海外收入低,那鍍個金后回國來找工作,是不是處境會好一些? 事實同樣扎心。 一方面由于國內對海外大學的了解尚不深,另一方面因為如今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加,內卷激烈,讓國內的HR也抬高了對海歸的入職門檻,甚至在有的HR心中,世界那么多海外高校其實就只分為兩種:牛劍哈佛麻省理工,和“別的學?!?。 也就是說,除了牛劍、哈佛、麻省理工,其他海外高校,只要名字比較陌生,就一概淪為“別?!?,無差別對待。 OMG!每年考進牛劍、哈佛的能有多少,這讓同樣拼死拼活考上其他世界高等學府的留學生怎么找工作? 除了過HR這關,海歸們還要和國內211、985的本科畢業生們比競爭力。 很多大公司在招聘的時候,會通過“第一學歷”來篩選人才。比如像中金、麥肯錫這類公司校招基本只招本科是清北復交或者海外名校。 哪怕你在牛劍讀到碩士,依然可能在應聘的第一輪,就因為第一學歷“硬”不過211、985院校的畢業生,就被篩掉了,根本活不到下一輪! 即使找到了工作,薪資也可能遠不如自己的預期。 之前網上流傳著一個視頻,畢業于美國強校愛荷華大學(白先勇、余光中的母校)的海歸,在國內求職于外貿公司,原以為自己的海歸身份是個左邊加分右邊項,很快就能找到工資不錯的公司,結果面試了十幾家公司,基本都給他開出了4000左右的月薪。 海外掙不多,歸國遭鄙視,成為了如今不少留學生在畢業后所面臨的兩難處境。站在人生選擇的十字路口,不禁困惑: “如果辛苦留學,還過得不如國內的同學,出國的意義又在哪里?” 花費百萬的留學費,何時才賺得回? 出國的價值,早在你努力的每一天里回本了! 每個讓孩子出國留學的家庭,無論普通還是富有,一筆高昂的支出是怎么也逃不開的。 國內階段,如果是讓孩子就讀民辦國際化學校,總費用在100萬-200萬是常規數目。 之前,就有一位就讀于上海某國際高中的學生曬出了自己高中三年的花費。 從賬單中我們可以看出,孩子3年總花費為75.45萬左右,其中每年的學費是10萬元。說實話,這個學費在上海國際化學校中還只是處于中等水平,算很友好的了。 如果是從小、初就開始讀國際化學校,那費用更是翻倍不止了。(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國際化學校,可撥打左邊400-右邊888-5281;或添加遠播小助手[左邊ID右邊:yuanboguoji114]了解) 再看國外階段,英美大學今年普漲了一波學費,像劍橋有些專業的學費達到了£58,038/年,簡直是把“貴”打在了公屏上。 這樣算下來,再加上當地的生活費,留學階段又是一筆超百萬的大支出…… 如此天價的費用,對一般的家庭來說,的確不是能輕易承擔下來的。難怪前有“父母賣掉唯一的房子讓女兒出國”,后有詹青云貸款100萬去上哈佛…… 那么:如果砸鍋賣鐵,花費百萬,還要面臨根本賺不回的風險,出國留學的意義到底是什么? 放在早些年,人們對留學的意義,還停留在“鍍金”的層面上,認為出國留學就是為了“鍍金”,拿到一張畢業證,回國后憑借“海歸身份”就能在職場中大獲全勝。 時至今日,隨著中國國際化教育的發展,留學生群體的增多,留學的價值早已不是用金錢來簡單衡量,而化成了人生的一種長期、無形的資本。 根據全球第三大市場研究集團益普索(Ipsos)集團發布的《2021年海外留學趨勢報告》顯示,“提升自我、增強競爭力”已經成為受訪海歸選擇出國留學的最主要原因,“國外學校、師資力量與專業”與“豐富個人閱歷”為第二與第三大主要原因。 盡管一直不乏留學值不值這樣的爭議,但在報告中,受訪海歸中仍有高達97%的人對“留學是否達到您的預期”持肯定態度。 留學,在這一屆的年輕人眼里,已經不僅僅是為了進名企、賺大錢。他們更看重留學這段經歷本身帶給自己的教育價值——收獲更寬廣的視野、更獨立的性格、更包容的心態,同時也能讓自己和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人站在一起,并肩學習。 東北育才2017屆畢業生陳祺佳,曾發文分享過自己前往法國里昂商學院攻讀BBA項目的留學生涯。 她獨自一人遠赴重洋,在法國里昂商學院完成了為期4年的本科學習。在此期間,她不僅在學業上得到了很大的發展,更寶貴的是接觸到了來自世界各地同樣懷揣著夢想的年輕人。她整日忙著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,從而獲得了很多在國內從來不曾體會過的人生經驗,讓自己飛速地成長了起來。 她說:“留學是一個會讓人快速成長的寶貴機會,因為你不僅僅要專注于你的學習,生活中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你親自考慮,從飲食到起居,到合理分配學習和生活的時間?!保ㄈ绻胍私飧鄧H化學校,可撥打左邊400-右邊888-5281;或添加遠播小助手[左邊ID右邊:yuanboguoji114]了解) 還有武漢的90后海歸博導胡玥,大四的時候,就以交換生的身份前往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交流學習;畢業的時候,又以年級第一的成績直博愛丁堡大學,進行太陽能電池方面的研究。 期間,胡玥還曾前往牛津大學、帝國理工學院、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進行短期的學習交流。 博士畢業時,胡玥以愛丁堡化學院NO.1的畢業生成績畢業,獲得了諾貝爾獎得主詹姆斯·弗雷澤·司徒塔特教授的頒獎。 如今,歸國有成的她,年僅31歲已經是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副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獨立培養碩士研究生5名,已有3名研究生畢業...... 正如曾經留英的清華教授寧向東所說: “我們這一代,注定是學外語的一代;而未來的中國人,則一定是有世界觀的人。 讀書和行路,相輔相成。 真正有用的東西,也大多都是自己經歷過、體驗過的東西?!?/strong> 經歷了,更知道世界的廣闊; 看過了,更明白自己的邊界。 留學生的就業前景,真那么糟嗎? 提前規劃+實力說話,人生依然可巔峰! 人民網曾發表《出國留學不能只算經濟賬》一文,在其中總結了關于出國留學的意義: “我們常說一個人要有大格局、大胸懷,其中一個重要手段就是見多識廣。到與我們教育理念方式不同、治理制度不同、文化不同的國家學習生活幾年,會讓我們發現世界是如此不同,想做井底之蛙是很困難的,這就是古話說的見世面。 胸懷世界時,我們對于各種判斷以及人生定位就完全不同了,而這些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。”(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國際化學校,可撥打左邊400-右邊888-5281;或添加遠播小助手[左邊ID右邊:yuanboguoji114]了解) 或許有人會說,道理我們也懂,但回到實際生活,還是要靠薪資過日子??! 確實如此。那么,留學生的就業待遇,真如前文幾個博主所說,這么捉襟見肘嗎? 其實,無論是在海外本土工作,還是歸國求職,提前規劃+用實力說話依然是想持續為自己人生增值的不變法則,放之四海而皆準。 就拿英國的畢業生待遇來說,剛一畢業時的確薪資堪堪能過日子,但如果能堅持下去,努力工作,英國各大名校的畢業生依然有斬獲高薪的機會。 畢業起薪排名第四的牛津,其畢業生在工作5年后平均年薪能達到£54,000,相當于人民幣約45.5萬元,5年間漲幅達到80%;倫敦商學院的畢業生,工作5年后的年薪可以達到£69,000,約合人民幣58萬元,這收入相當可以了! 此外,在海外求職,收入和行業也有很大的關系。如果畢業生進的是投行,那起薪就已經趕超了絕大多數的同齡人。 根據英國投行21年的薪資數據,倫在敦今年進行過一波漲薪調整,入職第一年的分析師底薪都漲了1萬英鎊左右,達到6萬英鎊,更何況還有個3萬-4萬英鎊的bonus,加起來就已經接近了10萬英鎊的年收入,相當于人民幣約84萬元了! 所以,牛劍畢業年薪百萬,真的不是神話! 就算是回國就業,如今越來越多的大企業已經對海外留學有了更深度的認知,對海歸的薪資待遇也是逐年提高,優待多多。 華為21年招聘時,就為留學生開啟了專屬招聘通道,從研發、銷售到法務、人力、各類崗位均有覆蓋。 由智聯招聘發布的《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》表示,海歸薪酬優勢明顯,平均薪酬高出全國平均招聘薪酬2500元左右。 88%的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更加認可留學帶來的價值和實際意義。與此同時,33%的企業更傾向于招聘海歸,絕大多數企業受訪者認可留學帶給就業方面的正向影響。 與此同時,國內企業招聘時也并非純粹看海歸的身份。海外人才招聘平臺Lockin發布的《2020中國海外人才職業發展報告》顯示,在招聘歸國海外畢業生的過程中,企業最看重的仍然是候選人的相關實習經歷,其次才是專業背景、學校排名。 也就是說,如果留學生在求職中不匹配類似條件,專業能力不行,也沒有實習經驗,即便海外名校光環很耀眼,也有可能在與其他畢業生同臺PK時被刷! 總結來說,留學生無論是本土工作,還是做海歸,想要拿高薪左邊offer右邊還是有不少機會的,關鍵還是在于對專業的選擇,和提前規劃就職路徑,累積自己的實力。 在這里,給大家三個建議,或許能幫助你在留學深造之余,也同時為自己的就業之路做好鋪墊: 1.深度探索自我,挑選合適專業 前文說了,收入和行業有很大的關系。而大學所讀的專業,就很大程度關系到能不能畢業后進入這個行業。 當然,未來薪資不是選擇專業的唯一標準。很多人為了拿到高薪,選擇了自己不擅長或毫無興趣的專業,最終依然很有可能半途而廢,也無法給自己帶來收入外的深層次成就感。 所以,在讀書期間,就好好地進行自我探索,找到自己今后的志向,結合意向校的情況與個人優勢,找到適合的專業,是十分重要的,也是提前做好就職規劃的基礎。 2、增加實習經歷,規劃就職路徑 很多留學生因為學業緊張,很少有能在兼顧學業的同時有實習的機會。結果,在回國后,尷尬地發現,招聘要求上都寫著要“有工作經驗”。 其實,國外很多大學一開學就會有大型CareerFair,并會持續數周。如果想要畢業時剛好銜接上新工作,留學生們這個時候就多關注校招信息,多參加CareerFair,一邊完成學業一邊給自己累積實習的經驗。(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國際化學校,可撥打左邊400-右邊888-5281;或添加遠播小助手[左邊ID右邊:yuanboguoji114]了解) 3、管理預期,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 面對留學價值的種種質疑,保持好的心態、有一個對留學的預期管理非常重要。 出國之前,每個留學生都要想明白一個問題,出國究竟是為什么? 畢業證書?高薪左邊offer右邊?還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? 不同的心態和預期,決定了你怎么樣度過留學期間的日日夜夜。 堅定了決心的人,會在埋頭書本間尋找自己的未來。與其質疑留學到底值不值,不如用珍惜每分每秒的心態,一步一個腳印地為自己構筑實力的城堡。 所以,留學或許沒有所謂“值不值”、“賺不賺得回”的問題。每個人抱的初衷不同,走的路不同,最終看到的風景自然也就不同。 正如貸款留學后歸國有成的詹青云所說: “使唐僧成為唐僧的,不是經書,是那條取經的路?!?/strong> 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的,不是因為曾經留過學,不是因為可以拿高薪,是我們在求學路上所經歷的那些人、那些事,那些在她走出自我天地看世界的過程中,所經歷的風雨與成長。 愿每個留學家庭都能付出而有所得,愿每個留學兒在今后的人生里,無論何時,都能滿面笑容地回憶起自己當初的那段留學經歷,滿載而歸。